黄开国 王德勇 周敦炳
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一项重大技术经济政策,它具有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然而,机车、船舶、机械制造等部门的轴瓦加工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青铜和锡合金混杂屑末,无法有效地分离、再生、利用,这是一个多少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在铁道部的关怀和支持下,中南工业大学首创的一项分离青铜与锡合金混杂屑末的新技术,由株洲电力机车厂织组进行工业试验一举获得成功。现已投入批量生产,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试验及生产指标列入表中。很明显,分离效果很好。分出的锡合金末熔炼调优铸成的锡合金锭完全符合国家11-6锡合金标准;青铜末将熔炼调优铸成663青铜或加工成电解铜,两者均可再用于轴瓦生产。
试验或生产  | 产品名称  | 产率%  | 产品中各元素含量%  | ||||
Cu  | Sn  | Pb  | Zn  | Sb  | |||
原“废”料  | 混杂屑末  | 100  | 59.08  | 32.83  | 1.88  | 5.42  | 2.93  | 
小型试验结果  | 青铜末 锡合金末  | 56.5 37.7  | 84.84 6.78  | 6.34 82.69  | 2.94 
  | 6.20 
  | 
 8.96  | 
工业试验结果  | 青铜末 锡合金末  | 62.5 32.5  | 83.68 8.24  | 8.28 83.56  | 2.65 
  | 7.88 
  | 
 8.97  | 
工业生产指标  | 青铜末 锡合金末  | 65.2 32.0  | 81.75 4.54  | 8.44 86.95  | 2.09 
  | 7.93 
  | 
 9.39  | 
熔炼铸锭 调优前 锡合金锭 调优后 锡合金锭  | 
 4.35 5.85  | 
 86.81 82.21  | 
 8.47 11.43  | ||||
标准的11-6锡合金 标准的663青铜  | 5.5~6.5 82~88  | 80.9~83.9 5~7  | 
 2~4  | 
 5~7  | 10~12 
  | ||
这项分离新技术的特征是:工艺流程很简单,实施容易,分离效果好,经济效益高。小于5毫米的青铜和锡合金混杂屑末,不需碎磨,直接分级后,分别在一台专用设备.上加水,加分离剂,按一定的条件操作,即可完全分离成为两个合格产品:青铜末和锡合金末。分离工艺操作容易,所需人员少(每班2人),设备投资小(1.4万元),生产费用低(包括分离及熔炼调优费用0.1万元/t)。现有分离设备一台,生产能力为20t/a。每分离一吨这种混杂屑末仅需耗电200度、水100m3、分离药剂0.7kg。若原“废”料中铜、锡屑末之比为3∶2(单价0.7万元/t),分离获得的两个产品分别熔炼调优加工成663青铜或电解铜 (1.7万元/t)和11-6锡合金(3.6万元/t)出售,则每处理一吨这种“废”料,可望增值1万多元。若扩大生产规模,并直接用于增产轴瓦,则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这与开发地下资源(采矿)、加工、冶炼成金属相比较,就更显出开发、利用再生资源的优越性。据了解,建设一座年生产200t金属铜和锡合金的采-选-冶小联合企业,至少要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3~5年,而兴办这样一座利用“废”料生产200t铜、锡合金的小厂,只要投资十多万元,建设3~5个月即可投产。显然,多快好省。
据国内调查、国际联机检索,这项分离青铜与锡合金混杂屑末的技术,在国内外尚无先例,是一项非常成功,效益显著的先进技术。
本文原载《世界有色金属》1991年 第12期 ☺



                                            
                                            
                                            
                                            


QQ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