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形成时活度系数的影响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838

配合物的形成改变了溶液离子强度,从而也改变离子的活度系数。设溶液中游离属离子的浓度与金属总浓度之比称为该金属的总活度系数γM(global activity coefficient),则

通常报道的βn是外推到零离子强度的值,因此所用的是零校正值。在氨和乙胺配离子溶液中,当离子强度改变时,累计不稳定常数βn并非不变。上述方程对氨溶液不十分正确,实际上可能将γM值高估很多。例如,在I=1时,可能高估2倍。

对于荷负电的配位体,如Cl,CN和SO42,配合物的形成降低了实际的离子强度,有时候要大大低于假定完全离解所计算出的值。Meissner考虑了二元电解质溶液中普通离子缔合的影响,通过其q值的选择加以校正。但是他没有给出已知会形成强配合物的盐如Cu,Ag,Au,Au3,Hg和Pb2等的氯化物或氰化物的q值。这些盐的溶液在湿法冶金中非常重要,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好的方法来估算氯化物溶液或氰化物溶液中这些金属离子的活度系数。

标签: 系数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