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浮选新工艺新技术—发展简史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962
    在19世纪中叶,利用矿物表面疏水-亲水性质的差别,对矿石进行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开始工业应用,称为浮游选矿,又叫浮选。这种工艺的小规模特殊应用,可以追溯至古代。淘洗砂时,有所谓“毛刮金”的方法,是在鹅毛上醮以植物油类,用以,粘捕河砂中细微的金粒,这是利用金粒疏水亲油性质或者形成油团粒而被捕收的浮选过程。这一方法到今天仍然沿用。我国古代滑石、陶土、各种矿物质绘画颜料、各种矿物质中药的选别加工,也使用了浮选技术。古籍记载及民间习用的所谓“淘、澄、飞、跌”等工序,包括有利用矿物疏水性进行选别的“薄膜浮选”过程。明代著名学者宋应星在其所著《天工开物》一书(明崇祯10年,1637年)中,对这类方法曾有记述。例如殊砂的选别过程为:“取来时,入巨碾槽中,轧碎如微尘,然后入缸,注清水澄浸过三日夜,跌取其上浮者,倾入别缸,……”。此澄浸三日夜仍然上浮者,显然是微细石少砂的疏水性飘浮,不可能是重力分选。同一书中记载的回收废旧器物中所含金、细粉末的方法,则更为巧妙:“凡金箔器物,他日敝弃之时,刮削火化,其金仍藏灰内,滴清油数点,伴落聚底,淘洗入炉,毫厘无差。”这与现代所甩的选择性油团絮浮选法,毫无二样。
    在净化加工矿物药材时,常在淘洗之前配以各种药用植物共同浸煮。这除了药物配伍作用之外,所含有机物(酸、碱及酯、酮、蒎烯等)也会发生浮选药剂(包括捕收、起泡、抑制等)作用。例如,成书很早,后经明朝李时珍修订补充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云母的选别过程是。“每一斤用小地胆草、紫背天葵、生甘草、地黄汁各一镒,于瓷埚中安置,下天池水二镒,煮七日夜,以水猛投其中搅之,浮如蜗诞者即去之,如此三度淘净。”可见这个过程已经接近现代的泡沫浮选法。这些描述,可能是关于浮选技术的最早记载。因此我们认为,当今最重要的选别方法———被称为矿冶科技发展史中”奇迹”的浮选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
    在西方,据称15世纪出现了用油类选别矿物的方法。1860年英国人提出最早的硫化矿浮选专利,到1898年这种使用大量油料的“全油浮选法”开始工业应用。1902年提出使用皂类及少量油料处理硫化矿的“团粒浮选法”;1907年“表层浮选法”工业应用;20世纪初“泡沫浮选法”首先在澳大利亚用于处理硫化矿的重选尾矿,从此泡沫浮选成为处理矿石的主要浮选工艺。在泡沫浮选的发展过程中,1909年使用可溶性起泡剂,1924) 年脂肪酸皂用于浮选非硫化矿,1925年应用黄药捕收剂,1922~1929年间陆续使用氰化物及酸、碱作为调整剂以及各类浮选机械的使用,对扩大浮选技术的应用、提高工艺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长期的研究、应用发展,目前浮选已经成为加工处理矿石的重要方法。估计全世界每年经浮选加工的硫化矿、非硫化矿以及炭达数十亿吨。近30年来,浮选法扩展应用于选矿之外的领域。例如用于处理冶金产品锍、冶炼炉渣,水冶阳极泥及废液中金属的回收;化学工业中回收油脂、蛋白质、染料及化工晶体药物的分选;造纸工业中纸浆废液处理及回收纤维素,废纸再生时脱除油墨;农产品及食品工业中从黑麦分出角麦、从牛奶中分出乳酪;在医药生物方面从水中脱除寄生虫卵、分选细菌以及工业废水、废渣的处理等等。浮选法在未来开发海洋资源时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新中国成立以来30余年的发展,我国目前有900座大小浮选厂,处理黑色、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以及煤炭等。我国已全面掌握浮选技术及科学,并在一些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标签: 铁矿石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