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机采棉技术的几点建议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7 阅读:1022
   一、德州市夏津县实施机采棉的基本情况   德州市夏津县是个植棉大县,植棉面积最多时达60多万亩,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大小棉纺企业300多家,素有“银夏津”之美誉。但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资源的缺乏,生产成本的增加,加之棉价持续低价位徘徊,给棉花生产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棉花采摘环节依然没有改变人工采摘的难题,使得植棉效益下滑,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棉积极性,造成植棉面积连年滑坡,2014年全县植棉面积下降到32万亩。破解制约棉花发展的因素,打破棉花生产发展的瓶颈已迫在眉睫。2013年,夏津县农机局承担了全市的棉花收获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建立了以实现机采棉为主要目的的百亩连片的棉花全程机械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项目核心示范区设在该县的宋楼镇刘李庄村,面积100亩,该区域棉花面积相对集中,棉农植棉水平较高,农业基础条件优越。主要做法有:   1、选择适合机采棉的良种。经多地考察,多方了解,根据省内外的经验,决定选择鲁棉研37、晋棉36、美国岱子棉3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其共同的特点是适宜密植、株型紧凑,抗虫、抗病、抗倒伏,吐絮集中、铃壳开裂性好、优质高产等。   2、优化机具配置。引进天牌、约翰迪尔牌棉花采摘机大型采收机2台,深松机5台,精量覆膜播种机2台,大型秸秆联合收获机2台,其他机械10台,进行试点试验。   3、确定栽培模式。机采棉对农艺要求十分严格,必须通过合理的机具选择和有效的化控措施达到机采棉的条件。其中,确定行距76厘米,株距14-18厘米,亩株数在5500株以上,棉珠高度控制在1米左右。   4、制定机械作业工艺路线。为适应机械采收,项目区棉花种植工艺路线确定为:深松旋耕—灌溉—覆膜播种—植保—中耕管理—化控—脱叶催熟—机械采收—秸秆收获。   5、明确实施责任人。依托夏津县东李镇房庄农机合作社,对项目区实施耕、种、管、收全过程机械化作业,重点做好机械化收获作业。   二、存在的问题   推进棉花收获机械化,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1、机具价格太高。最大的困难就是机具价格太高。目前一台采棉机动辄上百万,甚至几百万。棉花种植习惯、规模、产量、品质等都没有新疆那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新疆一台采棉机一年能采7000多亩,在山东的夏津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严重影响了农民购买采棉机的积极性。   2、推广机采棉难度较大。为适应机采棉技术要求,需要重新设计棉花种植农艺,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这需要农机部门在宣传培训、示范引导等方面做大量工作。   3、需要增加棉花清选设备。机采棉花需要进行清选加工,增加清选设备,而一台清选设备需要最少几百万的投资,加大了棉花加工企业的运营成本。   4、影响棉花品质。由于采摘和加工方式与传统手摘棉有很大的不同,机采棉的籽棉要增加脱叶、清花、除杂等工序,从而导致绒长缩短,棉纤维有所损伤,影响棉花的质量,棉花收购商存在压级压价。   5、小地块不适应机采棉作业。夏津县仍以家庭承包分散经营为主体方式,不能适应大型采棉机械的作业。   6、技能培训滞后。一是采棉作业中,正常保养、调试成为技术难题,特别是国外机型,生产厂家技术培训、售后服务不及时。二是采棉机驾驶员培训问题突出。销售厂家不进行培训;县级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学习机会少,无实地操作经验,技能培训无法开展,正常操作不能进行。   三、关于实施机采棉技术的几点建议   1、机采棉速度快、效率高,是一项广大棉农欢迎的技术,可以逐步渐进式推广。以三行采棉机为例:每小时能够采摘10亩棉花,基地100亩棉田不足一天就采摘完毕。而用传统的手工采摘如果想一天采完需要100多人才有可能。   2、政策扶持很关键。农机主管部门在购机补贴政策、创新示范工程、合作社建设奖补、推广体系建设补助和推广目录管理等方面,加大对棉花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推动力度,在用足用活现有各项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不断加大投入,对推动机采棉技术的实施非常行之有效的举措。   3、土地流转可推动机采棉技术的实施。近年来,广大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带来的好处逐步认识和接受。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将农户零散的耕地集中起来成方连片、规模经营,能够极大地发挥了农业机械的优势,也可为大型机采棉机械提供了用武之地,能较好地解决零星地块采棉机进不去地的窘境。   4、良种的选择很重要。在机采棉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很多环节与棉花品种有关。例如结铃部位过于集中、枝条较长、叶面对脱叶催熟药剂反应迟钝、抗倒伏性差、成熟不一致、纤维品质不佳等都直接与品种相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从品种选育下手,要培育抗病虫害,抗倒伏,棉株结铃节位高,中上部结铃多,吐絮集中以及铃壳开裂性好,对脱叶剂比较敏感的中长绒品种,以便于提高机械采棉的效率和效益。   5、收获后配套措施不容忽视。机采棉技术除采棉机械外,收获后的棉花还需要考虑如何清选?如何加工?如果就地解决,设备的添加或改制投资是个不小的数目,远远多于机采棉机械本身的额度;如果异地消化,就应提前签订收购协议,提前谋划后后续的每个步骤。   6、技术培训要跟上。一是机械驾驶员的培训。必须在购置机械前与生产厂家协商好,签订相关协议,搞好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保证驾驶员会操作、会保养、一般故障会排除。二是针对棉农的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赶科技大集、印发“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提高干部群众对搞好棉花机械化收获重要性的认识。针对播种、田管、病虫害防治、机械收获等环节,组织召开观摩会,座谈会等;在棉花生产的关键期选派农技人员到村、到户、到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对机采棉种植、管理及收获等方面的技术进行培训,让棉农熟知技术要点及相关配套技术措施。   7、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根据棉花生产实际,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纽带,农机合作社、植棉农户和棉花加工企业相互依托、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棉花收获机械化产业链条和市场运行机制,依靠市场所激发的内生动力,推动棉花收获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
标签: 农机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