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原因和指标有哪些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0 阅读:1013
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称为汽油的氧化安定性,简称安定性。

汽油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颜色变深,生成粘稠状沉淀物的现象,这是汽油安定性不好的表现。安定性不好的汽油,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胶质,使汽油的颜色变深,甚至会产生沉淀。
 

影响其汽油安定性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汽油的化学组成部分。组成汽油的各种烃类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汽油中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一般不发生氧化变质反应,影响汽油安定性的主要是汽油中所含的烯烃尤其是二烯烃等不饱和组分非常容易发生氧化叠合反应,生成胶质等而导致汽油变质。另外汽油中各种非烃类化合物也是引起汽油氧化变质的重要因素。

直馏汽油中不含不饱和烃,其安定性很好;部分二次加工汽油中含有大量不饱和烃及非烃化合物,其安定性较差。
 

汽油安定性的指标主要有:碘值、硫含量、酸度、实际胶质、诱导期等。其中诱导期是指:汽油在一定条件下(100℃,氧气压力7*98.0665kPa)与氧气接触,从开始到汽油吸收氧气加速氧化、压力明显下降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汽油的诱导期,单位为min。汽油的诱导期时间越短,安定性越差,生成胶质的速度越快,国标中规定诱导期不小于480min(480分钟)。
 

 

标签: 汽油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