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浸中防结垢剂的作用机理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884

关于防结垢剂的作用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说法也不完全一致。多数认为防结垢剂起晶核分散剂、结晶晶形改变剂、介质稳定剂的作用。

一、晶核分散剂作用

碳酸钙晶核吸附防结垢剂分子于其表面后,由于电子或空间结构上给予晶核以斥力,从而溶液中的晶核互相之间不能聚集形成沉淀,而呈良好的分散状态。例如往pH为7~8的含有大量重碳酸钙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立即会生成大量白色的碳酸钙结晶沉淀;但如事先往含重碳酸钙的溶液中加入2×10-5的三聚酸钠,再加入氢氧比钠,则溶液中不出现白色碳酸钙结晶沉淀,此时溶液的透明度变差些。三聚磷酸钠不可能溶解碳酸钙沉淀,而是将肉眼看不见的碳酸钙晶核分散于溶液中,使其不能聚集形成大的结晶。

二、结晶晶形改变剂作用

碳酸钙结晶晶形本来是对称的,但当碳酸钙晶核吸附了防结垢剂分子于其表面后,使碳酸钙结晶晶形变为不对称,而且在乎面方向上生长,变为球状(见图1),这样防结垢剂的加入,导致了晶形的改变。不对称的结晶降低了其表面的吸附倾向,从而抑制了垢的生成。

图1  加防结垢剂前后的两种碳酸钙结晶对比

(a)未加防结垢剂碳酸钙结晶  (b)加防结垢剂后碳酸钙结晶

三、介质稳定剂作用

介质中存在不稳定因素会促使结垢的生成。引起介质不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压力、流速、流型等的急骤变化,或由于介质内某些组分的浓度发生较大变化。当介质内的Ca2或CO32的浓度增大超过其溶度积时就会生成CaCO3结晶,但如果加入的防结垢剂分子能与Ca2或CO32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稳定性非常高的、可溶性的、类似于络合物或复盐一类的物质,这势必使Ca2或CO32在溶液中的浓度稳定,其结果是人为地造成碳酸钙新的可溶性性能,从而抑制或延缓了结垢,因为防结垢剂的加入,改变了敏感的沉淀-溶解平衡。

标签: 机理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