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代硫酸盐法浸金基本原理(二)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513

    3)浸的动力学原理
    硫代硫酸盐用作金、的浸出剂,当pH太高时,S2032-发生歧化反应产出S2-,导致重金属,特别是银产生硫化物沉淀。然而,歧化反应产物亚硫酸根可与溶液中任何硫化物起反应,又有利于S2032-的稳定存在,抑制金属硫化物沉淀。实质上,S2032-的歧化反应是可逆的,在溶液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为保持介质pH适中,采用氨性溶液作为硫代硫酸盐稳定存在的介质是最合适的。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pH可在10左右,电位稳定在200 mV左右,溶液pH与硫代硫酸盐浓度无关。氨对硫代硫酸根的阳极氧化影响很大,能显著降低S2032-的氧化速度。氨浓度愈高,S2032-氧化速度下降愈快。当氨浓度为1.0mol/L时,氧化速度仅为无氨存在时的四分之一。金的浸出速率也随氨浓度增高和S2032-氧化速率的降低而加快。但是,过量氨将导致氢氧根离子增多,对金浸出不利。
    用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浸出金矿时,氨浓度和硫代硫酸根浓度对金、银、的络合物产生影响。在浸出条件(pH=10, E=200 mV)下(图1至图5图中阴影部分),用含浓度为1.0mol/L的S2032-和1~3 mol/L的NH3/ NH4+的溶液浸出金、银,进入溶液的稳定金、银络合离子分别为Au ( NH32+和Ag (S20323-,如图1,图2所示。当溶液中存在Cu2+时,由于铜氨络合离子的形成,溶液中氨离子浓度减少,金由Au (NH32+转为Au(S20323-稳定存在。铜的稳定络合离子形式则随S2032-浓度(0.1~1.0 mol/L)、氨浓度(1.0~3.0 mol/L)和Cu2+浓度(0.0063~0.05 mol/L)的不同而变化。在低浓度S2032-(0.1 mol/L )和低浓度NH3/NH4+(1.0mol/L )溶液中,无论Cu2+浓度高或低,铜都呈Cu(NH342+稳定存在,如图3所示。在高浓度S2O32-(1.0mol/L)和低浓度NH3/NH4+(1.0 mol/L)溶液中,高浓度Cu2+(0.05 mol/L) 呈 Cu(S20334-稳定存在,而低浓度Cu2+(0.0063 mol/L) 呈Cu (NH342+稳定存在,如图4所示。在高浓度S2032-(1.0 mol/L )和高浓度NH3/NH4+(3.0mol/L)溶液中,高浓度Cu2+(0.05 mol/L)呈Cu(NH342+稳定存在,如图5所示。可见,在浸出条件下,四氨合铜络合物稳定性比硫代硫酸亚铜差。

图1
[next]

图2

图3
[next]

图4

图5

   

标签: 硫酸盐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