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搅拌桩工程技能探究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09 阅读:799

  试桩本工程先后进行了3次试桩,其结果如下:(1):水灰比0.5,0.55,无外加剂,双层十字搅拌片。每次提升时钻头均被泥团包裹,叶片不外露;第2次复搅不能到底;第3次复搅达不到第2次复搅的深度;输浆管堵塞、爆裂。(2):水灰比0.55,0.6,掺AF-2减水剂,双层十字搅拌刀片。输浆顺利,其余同第1次。(3):水灰比0.63,0.65,无外加剂,单层十字搅拌刀片。在喷浆提升后发现钻头上基本无泥团包裹;输浆过程顺利,不爆管;每次复搅均能到底。

  试桩过程中的几个问题(1)按设计要求水灰比0.55,如不掺减水剂则无法施工,如掺减水剂,则每次提升后不能复搅到底;(2)钻入第层土的深度1m十分困难。在第层土中钻进时,电机电流值一直维持在2040A,超过该深度进入第层土后,电流突增至7090A,电机负荷过大,电机随时可能跳闸,造成埋钻事故。

  经过讨论,专家们认为第层土含铁锰质结核,土体天然含水量仅23.5,标贯击数21击,地基容许承载力300kPa,土质坚硬,施工过程中必然钻进困难。因此确定合适的钻入深度以不小于0.5m为宜。双层十字刀片形成泥团,影响搅拌效果。在试桩时,对泥团的形成进行了多次探索试验。试验表明,对于双层十字刀片,当未钻入第层时即提升钻头,每次钻头均无泥团出现;只要进入第层土均有泥团产生。因此泥团形成于第层。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桩端必须进入第层,因此需改进钻头型式。根据经验,双层十字刀片在粘土层中容易产生泥团,如改用单层刀片可避免泥团的产生,因此对单层刀片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单层刀片在喷浆提升后钻头上基本无泥团包裹。

  试桩结论(1)双层十字刀片钻头不适合于该工程施工,改用单层刀片钻头。(2)适合于本工程的适宜浆液水灰比为0.63.(3)钻入第层土的合适的深度以0.5m为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主要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质量控制:保证桩底座浆充足。为了满足设计意图,保证桩底承载力得到发挥,必须使桩底座浆充足。否则将底部第层强度高、结构紧密的土体搅松而又喷不到浆,加上本工程桩面积置换率大(42),则相当于架空的整体基础,沉降量必然很大。施工中当浆液到达出浆口后,座浆30s,使浆液完全到达桩端。由于施工中使用了SJC型水泥土搅拌桩浆量监测记录仪,浆量的控制得以保障,可以保证座浆的质量。

  控制第3次搅拌时提升的速度。一般认为第3次提升速度可以加快,以节省时间,提高工效。其实第3提升复搅的作用极为重要。因为喷浆量不足时,搅拌再均匀,其作用也不大;只有第3次提升前浆液已喷足,将水泥浆与土体充分搅拌均匀效果好。江苏地区一般为两喷两搅,但施工时一般在桩头上部2m深度范围内多搅一次,以保证桩头质量,其提高桩头强度的效果十分明显。上述规范中规定施工工艺可以采用一喷二搅或二喷三搅,但不允许采用喷浆后无复搅的施工工艺,此条文的目的可能也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

  保证水泥总用量及单位桩长(每0.1m)的喷浆量。为保证喷浆总量及单位长度上喷浆的均匀性,采用SJC型水泥土搅拌桩浆量监测记录仪。该仪器能记录每0.1m桩长的注浆量,若注浆量不足,则发出光电及声音信号,提醒操作员补浆。记录结果是深度~浆量曲线,成桩质量一目了然。检测结果地基处理结束后,进行了以下几种质量检测:(1)7天龄期的轻便触探检测。共抽检了40根桩。所有桩在次贯入10cm时,击数已大于30,按规范其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2)经钻芯取样,芯样颜色均匀一致,无水泥浆富集的/结核0或未被搅匀的土团。(3)开挖检验。从开挖出露的桩身看,桩体成型良好,颜色均匀一致。(4)28天龄期的载荷试验。此试验共12组,其中单桩承载力载荷试验、复合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各6组。静载荷试验表明,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限于篇幅,仅列出其中一块底板下工程桩的试验结果,如所列,结果表明试桩及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和施工方案正确、有效。

标签: 泵站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