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山铅锌矿年产硫精矿10万吨左右,硫精矿中含有少量金、银,金品位为1.5~2.0克/吨。银品位为15~30克/吨。这些硫精矿经沸腾炉焙烧脱去大部分硫以后,所剩下的硫铁矿残渣中金银品位相对富集,金品位为2~3克/吨,银品位为20~50克/吨,铁品位为45%~50%。[next] 根据烧渣性质,进行了摇床—浮选和单一浮选试验。摇床—浮选联合流程,摇床分选后的中矿和尾矿,经磨矿后进行浮选。工艺流程见图二,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摇床重选—浮选试验指标| 产品名称 | 产率(%) | 品位(克/吨) | 回收率(%) | ||
| Au | Ag | Au | Ag | ||
| 摇床精矿 | 8.25 | 6.70 | 38 | 17.11 | 5.72 |
| 浮选精矿 | 8.78 | 15.00 | 161 | 40.77 | 25.79 |
| 总精矿 | 17.03 | 11.00 | 101 | 57.88 | 31.51 |
| 浮选中矿 | 1.97 | 3.30 | 96 | 2.01 | 3.45 |
| 尾矿 | 81.00 | 1.60 | 44 | 40.11 | 65.04 |
| 原烧渣 | 100.0 | 3.23 | 55 | 100.0 | 100.00 |
从试验结果看出,采用重选—浮选联合流程,金的总回收率可达57.88%,平均品位为11克/吨,银的平均品位为101克/吨,回收率为31.51%。但从表中看出,摇床重选对银没有富集作用,摇床精矿银品位仅为38克/吨,还没有原烧渣高。[next] 该烧渣最终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浮选试验工艺流程见图二,试验结果见表2。表2 浮选闭路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 | 产率(%) | 品位(克/吨) | 回收率(%) | ||
| Au | Ag | Au | Ag | ||
| 精矿1 | 6.44 | 24.0 | 106.0 | 51.11 | 32.03 |
| 精矿2 | 4.72 | 12.5 | 81.0 | 19.51 | 17.94 |
| 总精矿 | 11.16 | 19.14 | 95.40 | 70.62 | 49.97 |
| 尾矿 | 88.84 | 1.00 | 12.00 | 29.36 | 50.03 |
| 原烧渣 | 100.00 | 3.02 | 21.31 | 100.00 | 100.00 |
[next] 3.黄铁矿烧渣直接氰化浸出提金工艺 直接氰化法适宜处理含金3克/吨以上的黄铁矿烧渣。含金黄铁矿烧渣在进行氰化时,与一般金矿石或金精矿的氰化物有所不同。黄铁矿烧渣的特征、组成、金在其中赋存状态及其工艺流程,有其自己的特点。黄铁矿烧渣从焙烧炉排出之后,通常需先用水冷却,因而必须将烧渣进行脱水;难溶的含金硫精矿经焙烧之后,除对烧渣进行冷淬外,还需要进行强烈的冲洗和化学处理,进行必要的磨矿作业。 冲洗黄铁矿烧渣的目的是为了脱除硫酸铜、酸、金属氧化物、铁盐以及其它杂质。这些杂质或化合物混入到氰化作业中,将会增加氰化物和石灰的耗量,纯化金的溶解以及使沉淀金的过程复杂化。由于黄铁矿烧渣中的耗氰物质和其它活性成分特征不同。因而进行冲洗的强度也不一样,冲洗作业包括水力旋流器分级,浓缩及过滤等步骤,这样做虽然使处理黄铁矿烧渣的工艺作业流程复杂一些,但可使以后金的浸出作业中氰化物的消耗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并能提高金的浸出率。 例如乳山市化工厂每年排出含金黄铁矿烧渣约1.7万吨左右,平均含银6.7克/吨,烧渣长期堆存,污染环境且损失大。为综合回收烧渣中的金,于1985年元月,在该厂内建成我国第一套大型硫酸渣提金车间,处理能力为100吨/日。 氰化浸出条件:碱预处理1小时,石灰用5kg/t,浸出时间24小时,NaCN用量1.5kg/t,浸出浓度33%,磨矿细度小于0.045mm占70%,锌粉用量0.5kg/t,醋酸铅用量200g/t。 氰化浸出技术指标:金的浸出率67.97%,洗涤率97.30%,置换率97.87%,冶炼回收率97.60%,总回收率63.82%,该厂年产黄金62.5kg,白银134kg。烧渣直接氰化工艺流程见图四。
参考文献 1、《伴生金银综合回收》蔡玲、孙长泉等著





QQ交流群

